临床药理学及其发展
(陈奇* 江西省药理学会)
一、临床药理学概念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CP)是药理学的分支学科。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学科。
临床药理学是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阐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及
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规律,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学科。
二、
临床药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临床药理学与基础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区别于基础药理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是在人体内进行的。临床药理学是
基础药理学和
临床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范围涉及临床用药
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
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
病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等方面。临床药理研究是评价
新药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理学为药物治疗学提供理论基础。从新药研究的角度看,临床药理学是新药研究的最后阶段,对新药的临床疗效、体内过程及安全性等做出评价,为制定给药方案,药物生产、管理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3、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 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是不同学科,又相互联系的学科。临床药理学和
临床药学这两个姊妹
学科是新崛起的学科,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内
药物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的渗透在它们之间尤为突出,以致使医药工作者难解难分。但它们各有研究
目的和重点。
临床药理学研究对象是群体健康人和病人,而临床药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个体病人。
临床药理学则研究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作用机理,量效关系等相关问题。新药评价是临床药理学范围。像老药新用及
中药作用机理的探讨,如利凡诺引产时其羊水中前列腺素水平的研究;雷公藤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比较;老药
苯妥英钠、地戈辛等我国正常健康人体内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是临床药理的内容。
临床药学的研究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如
处方分析;总结合理用药;药师深入临床与医生共似用药方案;充当用药咨询;肝肾功能不良个体者用药的药代动力学试验等。以实现用药个体化的目的。
一般来说,临床药理学的工作大部分由临床医师完成。而临床药学主要由
临床药师承担,虽各有侧重,但都需密切配合。虽然我国临床药理,临床药学已分别建立专业委员会,各省也纷纷建立专业委员会。当前在我国各地大多数具体单位,两个学科工作还不是分得很清楚。
4、临床药理学与中药药理:“神农尝百草”为古代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用口尝身受,治疗疾病。应该说中国是最早进行临床中药学试验。《神农本草经》(东汉末期约公元220-316年)为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其中有麻黄定喘、黄连治痢、大黄泻下、当归调经、常山截疟、乌头止痛及其毒性等论述。宋代的《圣济经》中有《药理篇》是我国古代中医药书藉中最早出现的“药理”一词。1924年我国学者陈克恢从麻黄中提得麻黄素,进行动物实验,证明麻黄碱具有肾上腺素类似作用,是中药实验药理学新开创。近几十年来,我国不但有大量中药在人体使用的药效学、毒理学研究,还对中药成分进行药动学研究大量论文。中药临床药理正在兴起。
三、临床药理学发展简史
用人体作试验,虽然可追溯到很早,我国
封建社会就有“君有病饮药臣先尝之”的记载。国外用人直接进行药理
疗效的观察是用柠檬
桔子治疗患有坏血病船员的实例。但其正式作为一个学科提出来,则临床药理学的历史应从1947年算起,即
美国的Gold教授于Cornell大学举办临床药理学讲座开创了临床理学的新纪元。
20世纪后期,由于化学合成业的发展,新药数量骤增。种属差异首先不支持一种药物从动物直接到临床,就是人种之间亦有差异。如麻黄碱的扩瞳作用,
白种人最强,黄种人次之,黑种人则几乎没有。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
西德反应停事件的发生,才使得临床药理研究真正受到许多
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和医药科学界的重视。
(一)国外临床药理学的发展
1、发展简介:
20世纪30年提出临床药理学概念。
1941,Goodman & Gilman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第1版。
1947年美国首次授于临床药理代表人物Harry Gold教授为院士
1952 Hill AB 在 Br Med J 发表题为“临床试验”的文章。
1952 Gold H 在Am J Med 发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章。
1964 发生“反应停”灾难(Thalidomide disaster)——促进各国加强药品上市监督管理。
1966 Dollery CT.在Lancet发表“Clinical Pharmacology” 文章
1970 日本SMON (subacute-myelo-optico-neuropathy)事件促使人们认识到人用药物上市前与上市后 一段时间必须加强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当时日本上市碘氯羟喹(clioquinol) 治疗阿米巴病时出现的毒性反应表现为亚急性脊髓、视神经、末梢神经病变综合征。
1970 WHO 对临床药理学的定义、活动范围、组织 、培训等方面作了详细阐明。
1975 WHO发表了《人用药物评价指导原则》。
2、代表著作:
Grahame-Smith DG .Grahame-Smith DG,Aronson JK. 《Oxford Text-book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Drug Therap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2nd Edition. 1992.
Melmon KL and Morrelli HF 《Clinical Pharmacology. Basic Principles in Therapeutics.》,McGraw-Hill 出版。第1版 1972.
Laurence DR.《Clinical Pharmacology》. Churchill Livingstone出版,1960年第1版。
3、临床药理学刊物: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CPT),Reidenberg M.
主编 (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肾病专业临床医学与临床药理学专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主编德国著名临床药理学家。
4、机构建设及国际会议:
1967年 意大利于在
欧洲第一个成立了全国临床药理学会。
1971年 美国也正式成立了临床药理学会。
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为了促进临床药理学的发展特地建立了临床药理专业组。
1980年 在
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
1983年和1986年分别在
美国华盛顿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以后大约3年召开一次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
(二)我国临床药理学的发展
1、
建立了临床药理研究机构:1980年 卫生部在
北京医学院成立临床药理研究所,全国先后在上海、
安徽、江苏等地的筹建临床药理研究或教学组织机构。
2、建立学术机构:1982年 在北京成立了"
中国药学会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临床药理专业组。1987升级成为
中国药理学会二级分会,即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各省市在省药理学会下建立本省药理专业委员会。
3、出版著作:
《临床药理学》
徐叔云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89年,第二版2001年,第三版2004年。是我国第1部临床药理专著。
《临床药理学》
李家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91年; 第二版,1998年; 第三版,2007年
《中成药名方药理及临床应用》陈奇主编,香港雅艺出同公司-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年,1993年台北:南天出版社,1988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我国中成药药理,也是中成药临床药理第1部专著。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陈奇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93年,2005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第6次印刷)。本书是实验药理和临床药理方法专著,是首次在在专著中我国介绍中药临床药理研究方法的著作。本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4、出版刊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主编:韩启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主管: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主编:孙瑞元。
《中药药理与临床》主管:国家药监局,主办单位:广州中医大学,主编:王宁生。
5、学术会议:自1979年以来,先后举行了12次全国性的临床药理学术研讨会。
四、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与任务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药物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1、药效学研究: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是研究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即研究药物对人体(包括老、幼、正常人与病人)生理与生化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的作用
原理。药效学研究目的:确定人体的治疗剂量,以便在每个病人身上能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观察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2、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PK)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即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
3、毒理学研究:毒理学是研究药物疗效时应同时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中毒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性反应等。在用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受试者的各项主、客观症状,并进行生化检查,出现反应时应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4、临床试验:卫生部及国家药监局批准一些条件较好医疗单位为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对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其重要内容就是临床药理。
根据我国《药品审批办法》将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5、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评价已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
合理用药原则。市场药物的再评价,根据上市药物已存在的问题,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是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再评价品种的安全有效性进行评价。药物再评价的结果也是遴选
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物等的重要依据
6、药物不良反应监察:要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首先必须对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谱有明确的认识。由于新药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其ADRs谱的认识非常局限,必须通过药物的上市后监察,完成对一个新药的全面评价 。
7、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安徽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临床药理本科专业,已有临床药理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毕业。我国许多西医高等医药院校开设《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临床药理学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在署光医院建立了临床药理学科。各种临床药理技术培训班先后举行。
8、参加药品审评:卫生部自1983年以来组建了多个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组建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后,逐步修订与补充原卫生部药政局建立的法规与技术指导原则,组建了药品审评专家库。许多临床药理专家参加新药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的审评工作。
9、开展临床药理服务:承担新药的临床药理研究任务,开展
治疗药物监测,协助临床研究人员制订药物治疗的研究计划,临床药理会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李家泰. 我国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85,1:94 97
[2] 魏 萍 ,黄正明.我国临床药理学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25(6):557-560.
(
*作者简介: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导,江西省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专家,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省部级劳模,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